【艺术号·专栏】廖廖:技术弃民、身份政治与内卷化——从刘嘉颖作品看加密艺术的生态

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奥诺雷· 米拉波说过:“人类心智的两个最伟大的发明是文字和金钱 。一个是智能的通用语言,一个是自身利益的通用语言。” 区块链的出现对这两种语言都产生了冲击。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比特币诞生之后,比特币作为重要的数字货币对现有的货币体系产生了冲击,也对中央权力背书的金融信用提出了挑战。 在比特币之后,区块链技术也涉足另一种人类的通用语言:艺术语言。利用区块链技术创作的艺术,也称为加密艺术(Crypto Art),加密艺术通过把传统艺术品数字化并上传公链,解决艺术品版权问题。同时也可以基于公链,以数字货币(TOKEN)形态在链上进行首发,并且创造了虚拟世界中的交易与展示的平台。 新技术带来了新空间,同时也会催生新的“技术弃民”,加密艺术创作者与极客群体的身份重叠也催生了艺术界前所未有的身份政治,除创作者之外的加密艺术的收藏者与展示平台都超出了传统艺术的范畴,这对于近年来受“内卷化”(注)困扰的艺术界也许是一个良性的刺激。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加密艺术创作的刘嘉颖,我们可以从她的作品中观察到加密艺术的语言特征,以及加密艺术生态的滥觞。 注:内卷化(involution),吉尔兹提出: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这种“过密化现象”又称为“内卷化”。后引申为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审美对象: 刘嘉颖作品主要围绕着加密货币、金融体系、交易体系等主题进行,艺术家使用戏谑的方式解构与质疑货币信用,比如在加密艺术平台上销售自己创造的“3美元、7美元”。 《多多益善》这件作品,艺术家修改了数字货币的转账规则,使转账方每转出一笔金额后账户上的数字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相应数额。这件作品在探讨交易是否可以产生价值。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受到外部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有趣的是,一位用户用15天时间不断与多个账户进行交替转账,最终获得了超过1兆亿个代币。 艺术家也使用加密艺术创作的常见手段,在作品《多多益善》中,通过改造智能合约重新设置了加密货币的转账功能,使得转账方每次转出一笔金额后,账户余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转出的金额。很快就有一位参与者不断用多个账户进行交替转账,“玩爆”了转账游戏。 刘嘉颖还创造了一个可能是“史上最低价”的作品,采用了以太坊的最小计价单位:10的-18次方,也就是“1 WEI”作为纸币面额,并以相同价格进行出售。如果没有区块链底层技术,这个售价接近于零的作品也无法成交。但是这个成交也给出一种暗示,区块链虽然声称以去中心化的姿态来挑战资本的控制,但是区块链技术也给一件艺术品的分拆销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路径,也就是说给资本控制艺术提供了更为简单的方式。 刘嘉颖作品使用了以太坊区块链上的非同质化代币(NFT)与作品绑定,这是常用的加密艺术技巧。作品中大量使用的“meme”符号也是今天的加密艺术的重要视觉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刘嘉颖的加密艺术中对于图像的呈现与形式的探索,与传统艺术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她不再把重心放在图像创造与形式创新上,而是在技术、组织、事件上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审美对象。 刘嘉颖的作品更像是一种社会功能,她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对数字货币、金融信用与交易体系进行消化,对组织架构进行分解与设计,在过程中寻找与呈现出意识形态的本质与人的欲望。艺术家作为文化生产者,在创作的时候不再是通过绘画、雕塑来装饰生活与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是设计与制造出一种更为复杂的新的关系,作品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艺术家的美学对象。 在《1 WEI美元》作品中,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美元,通过加密货币形态发布。作品十分戏谑的将尼克松的头像植入其中,并采用了以太坊的最小计价单位:〖10〗^(-18)(10的负18次方),也就是“1 … Continue reading 【艺术号·专栏】廖廖:技术弃民、身份政治与内卷化——从刘嘉颖作品看加密艺术的生态